记录城市--记录观察城市
首页 >江苏省 >> 苏州市
苏州市名称由来和市制沿革
苏州,简称“苏”,古称吴、姑苏、平江府,是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,国务院批准的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。
别名,姑苏、吴中、平江、吴门。

苏州市标志

市花、桂花。
市树、香樟。


苏州名称和别称的由来

苏州古城最早建造是在春秋时期,建城距今已经有2500多年了,公元前560年,吴王诸樊举国将国都迁移到如今的苏州一带,开始了苏州文明的历史新篇章,到了公元前514年的吴王阖闾时期,吴王阖闾大力发展国内经济,国力日渐强盛,不断吞并邻国,后来成功登顶春秋五霸之一。苏州作为吴国国都,这是苏州简称吴的由来。

在夏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谋臣叫胥。胥不仅有才学,而且精通天文地理,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,深受舜王敬重,封他为大臣,并把江东册封给胥。从此,江东便有了“姑胥”之称。“姑”是当时荆蛮语的拟声词,无义。“胥”字不常用,就改用一个读音相近的“苏”。“蘇”(“苏”的繁体字)由草、鱼、禾组成,象征鱼米之乡。于是“姑胥”就成“姑苏”了。后来,吴王阖闾在灵岩山造姑苏台,灵岩山就成了姑苏山。
隋朝建立后,变州、郡、县三级制为州、县两级。开皇9年(公元589年)灭陈后废吴郡建置,以城西有姑苏山之故,易吴州为苏州,这是苏州得名之始。

苏州设市历程

民国16年(1927年)4月,国民政府建都南京,江苏省会迁至镇江,废道,实行省、县二级制。同年6月,成立苏州市政筹备处。
民国17年(1928年)11月,县、市分治,在苏州市政筹备处基础上,正式建立苏州市。
民国19年(1930年)5月,江苏省政府以紧缩开支为由,又撤销苏州的市级建置,复并入吴县。
1949年,苏州解放 ,由吴县析置苏州市。
1953年1月1日,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,苏州市成为省辖市。同时设立苏州专区。苏州专区辖常熟市和常熟、吴县、吴江、太仓、昆山、无锡、宜兴、江阴、太湖办事处(相当于县)1市8县1处,专署驻苏州市。
1958年8月25日,原由省直辖的苏州市划归苏州专区领导。
1962年,苏州市改为省辖市。
1983年3月1日,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。撤销苏州地区,将原属苏州地区的江阴、无锡二县划归无锡市,吴县、吴江、昆山、太仓、沙洲、常熟划归苏州市。苏州市领五县一市。 
1993年,苏州被国务院批准为“较大的市”。
苏州市城区地图